7月1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成都产业发展新政五十条”首场发布会。
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产业新政50条”——《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包括总体目标、创新要素供给、降低企业成本、培育产业生态等13个方面、50条措施。 以下为跨境行业相关内容:
第28条. 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完善适空适铁货物进境指定口岸功能。推动进出口货物集中查验,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扩大海关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核试点范围。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全面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和一体化通关,定期向企业公布口岸作业流程和全程清关时限,推行“7×24小时”通关,提高通关透明度和便利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
第30条.降低全程物流成本
加快发展专业化物流,引进培育一批国际化、网络化物流企业和龙头快递企业,为实体经济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物流服务。搭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对接企业和物流供应商信息。大力发展城市共同配送和多式联运,推广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和驼背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和“无车承运人”“无轨营业部”等新型运营模式,制定推广仓储、配送、车辆、托盘、冷链等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加快形成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
第35条. 加强供应链创新应用
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应链推动产业链重构和价值链提升。供应链管理企业纳入鼓励类产业,享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优惠政策。在成都发展基金中设立供应链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供应链内企业升级、改造,支持第四方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物流业、金融业、制造业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金融工作局)
第42条. 提升对外互联互通水平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增强枢纽集疏运能力和通道对外畅达性。加密国际航线,重点开通至欧美澳非亚的战略性国际客货运航线,服务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跨境电商等适空产业。稳定开行“蓉欧快铁”等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有效服务机械、汽配、家电、特色农产品等适铁产业。
完善“三绕十五射”高速路网,力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80公里,构建覆盖成渝城市群、周边省会城市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交通圈,加快形成全国公路物流网节点城市。建立完善海外分拨配送体系和多式联运网络,拓展出口导向型、产能输出型和外贸企业的海外市场空间。(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交委)
第43条. 拓宽企业“走出去”渠道
建立健全央企、蓉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和项目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借船出海”,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企业建设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对成都企业主导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境外产业合作园区,给予企业最长4年最高100万元/年的支持。支持企业海外布局,对成都市企业控股的新设境外企业,给予最长3年最高100万元/年的支持。支持外贸龙头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对企业、协会参加境外知名展会、投资推介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次、100万元/次的补贴。(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经信委、市农委)
第44条.强化企业“走出去”服务保障
加强涉外中介服务,对行业协(商)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涉外金融、法律、管理咨询、检测认证、人员培训等服务,按其涉外服务业务规模给予每年5%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支持。加强对外交流服务,力争5年内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建设30个“海外成都”工作站。加强涉外政务服务,完善重点国家国别投资指南,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企业核准、备案程序。(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发改委、市外侨办)
第46条.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对标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加快建立以投资自由化为目标的市场准入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和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金融开放创新制度。完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推行商事登记、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单一窗口”服务。及时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全球化配置。(责任单位:市自贸办)